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拌合物和易性和匀质性的好坏,工作性良好的混凝土不应产生过度的泌水或析离。混凝土离析的现象是:当混凝土拌合物堆成一堆时,拌合物的流动性很好,放置1min或较长一点的时间内,拌合物表面泌出稀浆向边缘流出,表面露出石子,并且石子表面不沾砂浆。
混凝土泌水、离析是由于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与粘聚性失去平衡,当粘聚性低时混合物在重力或其它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分离,破坏了材料组成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而导致离析。通常泌水是离析的前奏,离析必然导致分层(板结)。下面由太平洋水泥带你总结泵送混凝土离析的原因。
一、配合比方面的原因
(1)石子级配不良,或砂过粗,配合比设计时砂率偏低,混凝土保水性差;
(2)胶凝材料用量偏低,浆体体积偏少或或<0.315mm的以下的颗粒少于400kg/m3;
(3)用水量偏大,拌合物粘聚性低;
(4)减水剂减水率偏高或掺量偏大或减水剂浓度高对用水量敏感,并含易缓凝组分。
二、原材料质量波动造成的混凝土泌水、离析
(1)水泥质量波动
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突然变好,外加剂减水率变大,生产中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减低外加剂掺量或用水量造成混凝土泌水、离析。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及时检测新进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此外,新进水泥的温度较高,对外加剂的吸附大,新进水泥外加剂用量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泥温度降低,新鲜度下降,对外加剂的吸附也降低,如果不能有效把握这一现象,及时降低外加剂掺量,造成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离析。
(2)矿物掺合料质量波动
常见的是粉煤灰的质量发生波动,如烧失量降低,细度降低等,造成混凝土用水量降低,生产时调整不及时也会造成混凝土泌水、离析。
(3)砂石质量波动
砂子的细度模数变大,砂子变粗,造成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差,泌水、泌水,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增加砂率,复配细砂或者适量增加胶凝材料用量。有时砂石含泥量变小,对外加剂的吸附降低。也会造成混凝土泌水、离析,生产中可以降低用水量,降低外加剂掺量。砂石级配变差造成混凝土保水性变差也可能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离析,可以适当增加砂率或增加浆体用量。砂石含水率增加时,应及时降低用水量。
(4)外加剂质量波动
外加剂质量波动有时也会造成混凝土泌水,针对这一情况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方法解决:
1、使用引气剂减小泌水,特别是用卵石配制低标号混凝土时;
2、用增稠剂提高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防止泌水和离析;
3、减少外加剂掺量,降低减水率,提高拌合物的粘聚性。
——以上是太平洋水泥总结的泵送混凝土离析的原因,希望能为广大砼仁在实际生产施工活动中带来帮助,欢迎大家收藏备用!
北京太平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狮子营,扎根北京混凝土行业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混凝土生产和搅拌站组织管理经验。我们现计划将所获经验与同行共享,帮助更多搅拌站实现产品质量和利润回报的双丰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面上的热线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