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成为混凝土行业的领路人,带领同行共同成长
混凝土养护不周会出现哪些问题?
作者: 编辑: 来源: 发布日期: 2019.07.21
信息摘要:
混凝土浇筑后如果不妥善地养护,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1、混凝土强度不足。2、产生裂缝,这是养护不当最常见的问题。3、混凝土表面粉化。

混凝土浇筑后如果不妥善地养护,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混凝土强度不足。

2、产生裂缝,这是养护不当最常见的问题。

3、混凝土表面粉化。

除了上述提到的由于养护不当所引起的一些问题以外,其他施工过程不当,也会引起许多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或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或者影响建筑物的结构性能,或者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因此,都应该引起注意。

混凝土

一、 蜂窝

蜂窝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空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材料计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②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差,难以振捣密实。

③下料高度太高,造成混凝土离析。

④未分层浇筑,振捣不实、

⑤模板不严实,水泥浆流失。

⑥钢筋较密,使用的粗集料粒径太大。

针对上述这些原因,防止产生蜂窝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①施工单位合理地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商品混凝土制备单位根据所提出的坍落度和施工实际情况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使得混凝土拌和物具有合适的屈服剪应力和黏度,有足够的砂浆量,并且有较好的稳定性,不产生离析。在原材料选择时控制好集料的粒径。

②注意支模质量。

③严格控制下料高度,太高时采用串筒或溜槽导入。

④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控制好每层的厚度,并注意不要漏振。

已经出现蜂窝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①对于较小的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②对于较大的蜂窝,应凿去薄弱松散颗粒,洗净后支模,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并捣实;

③对于较深的蜂窝,可以在其内部埋设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 麻面

麻面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产生麻面的主要原因是:

①模板表面粗糙,或者表面杂物未清理干净。

②混凝土泌水。

③木模板未充分润湿,使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被模板吸收而失水,出现麻面。

④模板拼缝不严、缝隙漏浆。

⑤振捣不实。

预防产生麻面的技术措施是:

①模板要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要充分润湿,钢模板要均匀地涂刷隔离剂。

②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注意控制好水泥浆的黏度。

③堵严板缝,并在浇筑过程中及时地处理好漏浆。

④振捣密实。

当出现麻面时,如表面做粉刷,可不进行处理;如表面不做粉刷,则应在麻面部位充分润湿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三、 孔洞

孔洞是指混凝土构件中有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者特别大的蜂窝。产生孔洞的主要原因是:

①在钢筋较密或预留孔洞处混凝土下料受阻,没有振捣就继续向上浇筑;

②混凝土严重离析,石子成堆,严重跑浆且未认真振捣;

③一次浇筑过厚,振捣器振不到,形成孔洞;

④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等杂物,阻挡混凝土下落。

防止形成孔洞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钢筋密集处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认真分层捣实,必要时可以人工插捣相配合。

②在预留孔处,应从其两侧同时下料,认真振捣,保证预留孔周边密实。

③当构件中有预留孔、预埋件等可能使混凝土下落受阻的部件时,一次浇筑高度不能掩埋这些部件。当混凝土浇筑高度达到这些部件的底部时,先将这些部件底部和周边浇筑并插捣密实后,再进行大块混凝土的浇筑。

④认真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不产生较明显的离析和泌水。

⑤施工时注意不要让异物落入模中,当有较大的异物落入模中时,应暂停浇筑,待异物清除后再继续浇筑。

四、 露筋

露筋是指混凝土内部的主筋、副筋裸露出来,没有被混凝土覆盖。钢筋在大气环境中很容易生锈,而钢筋外面所覆盖的混凝土将保护钢筋不受大气环境的侵蚀而生锈。因此,在钢筋混凝土中对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漏筋显然是不行的。

产生漏筋的主要原因是:

①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或者是放的太少或漏放,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垫块脱落或位移,致使钢筋紧贴模板。

②构件截面小,钢筋密,在混凝土浇筑时,石子卡在钢筋上,阻止砂浆通过,造成钢筋外侧没有混凝土填充。

③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漏浆,造成钢筋处缺浆或形成浮浆。

④浇筑前模板没有湿润,脱模时粘掉保护层混凝土。

为了避免漏筋,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①浇筑混凝土之前应仔细检查钢筋及保护层垫块位置是否正确,固定是否牢固,木模板应充分地湿润。

②设计时应掌握好钢筋的疏密程度,保证施工可以进行。同时,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制备时,应控制好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在施工时也要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

五、 缝隙、夹层

缝隙和夹层是指混凝土内存在成层的松散的混凝土。在不同部位出现缝隙和夹层,产生的原因也是不同的。在施工缝或后浇带处出现缝隙可能是这些施工缝或后浇带未经处理就浇筑混凝土,造成新老混凝土接触不良。而在一些较高的垂直构件之间出现的夹层则可能是由于混凝土的稳定性较差,或者下料高度过高,造成混凝土的离析而产生的。

六、 缺棱掉角

缺棱掉角一般是由于外力作用的结果,这种外力可能是拆模过程中的撞击或模板的黏结,也可能是在拆模后构件遭到外力的碰撞。当然,也与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有关。导致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较低或者是拆模过早,或者是浇筑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或者是混凝土过分地缓凝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因此,防止缺棱掉角的措施也应该从避免或削弱外力作用和保证混凝土强度两个方面来考虑。

北京太平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年产能100万方,可生产C10至C65各种标号混凝土,生产设备优良,其中包括两台4.5立方米的砼搅拌机组、50辆全新运输车辆、10台各型号泵车等。

全国服务热线

13011176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