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混凝土耐久性问题除了钢筋锈蚀外,还有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能力等,北京混凝土公司太平洋搅拌站今天就带您了解其中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拌和物和易性、养护条件及养护方式等,都会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应注意,抗渗性能并非是一个常数,它与龄期、浆体水化程度以及微裂缝的延伸扩展等密切相关。
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首先要在配合比设计方面予以考虑。对混凝土抗掺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水胶比。通常情况下,水胶比越小抗渗性越好。当然,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新浇筑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也要考虑服役期间的工作环境使微裂缝扩展导致抗渗性能劣化的问题。
在一定水胶比范围内,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比较明显。足够的胶凝材料用量和适宜的砂率,可以保证混凝土中砂浆的数量和质量,使混凝土获得良好的抗渗性。因此,标准对抗渗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做了明确规定。同时,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后混凝土的抗渗性均有所提高。
砂率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抗渗性混凝土采用富砂率,砂率选择得当时,一方面使混凝土更易于密实,另一方面又能切断混凝土内部的毛细管道,从而提高了抗渗性。
浆骨比选择得当,就能得到密实度较高的混凝土。当浆骨比偏大时,水泥和水的用量偏大,容易发生收缩增大等不良现象,易出现裂缝;当浆骨比偏小时,水泥和水用量偏少,混凝土和易性变差,不易浇筑密实,导致抗渗性能下降。
2.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施工操作困难,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尤其是当混凝土泌水严重时,随着游离水的蒸发,不可避免地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大量孔隙,而且这些孔隙相互贯通,形成开放性毛细管泌水通道,使混凝土抗渗性能降低、透水性增高。
3.早期养护:混凝土的早期湿养护有利于水泥的充分水化,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切断毛细孔的连续性,有利于减少裂缝的出现,从而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因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根据现场气温条件在浇筑后12h内及时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d。
以上就是北京混凝土公司太平洋搅拌站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希望能为广大砼仁在实际生产施工活动中带来帮助,欢迎大家收藏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