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太平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行业百科
我国混凝土工程蓬勃发展背后正面临哪些问题?太平洋水泥制品为你剖析

近40年,起步晚的中国混凝土取得了飞速发展。早在改革开放初期,行业前辈黄大能先生曾提了个愿望:在中国推行预拌混凝土。如今黄先生的愿望早已实现,可在混凝土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太平洋水泥制品今天为大家详细剖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前进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任何举措都是得失必备,设法找出原因并持续加以改进才是面对问题正确的态度。 

混凝土浇筑

1.现在的混凝土工程质量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一方面,随着我国机、电和电子工业的发展,适应预拌混凝土发展的计量、搅拌、运输等工艺大大地进步,而且,高效减水剂的普遍使用和发展改变了混凝土的一切:高强、高流态、高程泵送、在狭窄空间的浇筑等等,都已成为可能和现实;拌和物匀质性提高,施工方便,因振捣不善而造成的缺陷得以避免,建设速度大大地加快。

另一方面,从总体上看: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质量管理和控制水平差,以致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事故和裂缝比过去多了,因质量而造成供需双方的纠纷多了。即使眼前没有发生问题,也已存在不少隐患:混凝土配合比的报告大部分失真;混凝土拌和料运到工地后,加水现象普遍等等。

由此可见,混凝土行业的技术力量有了显著飞跃,疏漏更多地出现在管理上。而太平洋水泥制品一直以诚信经营、绿色生产、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理念支撑,从根本上杜绝了这些因管理疏漏而引发的问题。

 混凝土施工现场

2.水泥和混凝土的强度越来越高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上世纪70年代水泥最高标号是500#,相当于现在强度等级的32.5;现在52.5的水泥从强度来说相当于20年前的625#水泥。但是,过去规定水泥的储存期为三个月;而今不再提储存期,除了必要性外,重要的在于,储存期不到一个月后,52.5水泥的强度就会和42.5水泥的强度相差无几,而且用户反映“不好用了”。

有了高效减水剂,实现混凝土的高强已经不是难事,混凝土得以用到高层和大跨结构。人们对高强混凝土觉得还不够过瘾,时尚的是崇拜和追求“超高强”、“特超高强”。混凝土7天甚至3天,强度达到28天设计强度值的100%,一般都能做到,但是后期强度不增长了,开裂敏感性增大了,对缺陷的自愈能力下降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无法保证了。凡是提高早期强度的措施对混凝土后期性能都会有损害,这已是国内外专家的共识。

无论如何,既然有利有弊,我们应该利用如今更强大的技术力量尽量避免或减少弊端,让行业往更美好的前景发展。

北京太平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北京太平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拥有近20年混凝土企业经营经验,具备先进的生产设备、高效的管理制度以及优秀的行业人才,我们愿意将多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与同行分享,帮助更多混凝土企业实现发展和壮大。如有需要,欢迎联系页面上的热线电话,我们期待您的来电!

返回
列表
上一条

用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有哪些注意事项?太平洋水泥制品为你整理了这11条

下一条

太平洋搅拌站:精选混凝土知识问答12个,你想知道的可能都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