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太平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行业百科
导致混凝土开裂的9大原因,太平洋搅拌站用一篇文章给你总结全了!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性材料,硬化过程中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产生微裂缝(肉眼不可见)是难免的。但我们却常常会遇见产生肉眼可观的裂缝的情况,这就要求在设计施工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太平洋搅拌站为大家详细分享下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以便行业同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对症下药,避免出现开裂的情况,确保工程质量。

1.施工过程中擅自改变水灰比

泵送混凝土施工时,为方便施工,擅自加水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或因其它原因加大水灰比,导致混凝土硬化时收缩量增加,从而出现网状或长短不一的不规则裂缝。

2.混凝土运输时间过长

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会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3.模板作业不规范

模板刚度不足,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

也可能施工时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

或者模板在浇筑前淋水不足,过分干燥,浇筑后因模板吸水量大,导致混凝土收缩,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4.施工速度过快

浇筑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降不足,硬化后沉降过大,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在钢筋上面、在墙与板、梁与柱交接处部分出现裂缝,即沉降收缩裂缝。

混凝土开裂

5.没有正确振捣

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是导致钢筋锈蚀或其它荷载裂缝的起源点。

而在太平洋搅拌站看来,把握好振捣时间是避免裂缝的关键。振捣时间太短,振捣不密实,形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时间太长,造成分层,粗骨料沉入底层,细骨料留在上层,强度不均匀,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待水分蒸发后,容易形成塑性收缩裂缝。

6.分段浇筑结合部没有处理好

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结合部处理不好,易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如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后浇混凝土因停电、下雨等原因未能在前浇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引起层面之间的水平裂缝。

采用分段现浇时,先浇混凝土接触面凿毛、清洗不好,新旧混凝土之间粘结力小,或后浇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会导致混凝土收缩而引起裂缝。

7.过分抹平压光

浇筑混凝土后过分抹平压光,会使较多的细骨料浮到混凝土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硬化后期混凝土明显收缩,即碳化收缩,出现开裂。

8.养护方法不正确

如果环境湿度小、空气干燥、温度高、风速大,则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很快,混凝土很容易出现收缩开裂。

在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差较大,养护不当也容易产生温差裂缝。

9.混凝土早期受冻

冬季施工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使混凝土早期受冻,会在表面出现裂纹,或局部剥落,或脱模后出现空鼓现象。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如有不实,欢迎指正。也希望能为行业同仁带来帮助。 

北京太平洋搅拌站

北京太平洋搅拌站,用17年经营专注于混凝土行业,我们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冬施方案和科学的冬施管理制度,而且我们愿意与行业共享这些经验,与同行互利互赢,共同成长。欢迎各方与我们合作,若有意向,请拨打页面上方的服务热线!

返回
列表
上一条

搅拌运输车供水系统的作用和运行原理是什么?太平洋搅拌站为你解答!

下一条

正值冬施阶段,北京太平洋搅拌站为你解锁冬季混凝土施工新技能!